传动轴的轴承部位受微动磨损、粘着磨损或由于化学介质作用发生腐蚀或锈蚀,采用215耐磨修补剂可成功修复 磨损位,修复后的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材质的水平。(注意:215耐磨修补剂的涂层厚度应大于2mm,最好不要修直径小于12mm的轴)。修复工艺如下:
(一)表面准备
(1)先用清洗剂清除表面油污,然后上车床将磨损处车成螺纹状(图一)。
ⅰ 切削深度以原始轴颈表面为基础。如果轴颈已被磨掉2mm以上,可直接在磨损表面车出螺纹。
ⅱ 切削深度如下表:
轴径尺寸(mm) 切削深度(mm)
13~15 >2
>25 >3
ⅲ 车较细螺纹可增加粘接面积,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,螺纹尺寸如下表:
轴径尺寸 <50mm ≥50mm
螺距 0.75mm 1.25mm
螺纹深度 0.30mm 1.50mm
(2)用清洗剂清洗剂清除表面 脏物,在非修复部位涂抹一层脱模剂。
(二)修复工艺
(1)机械加工法
①按要求配制215耐磨修补剂,随着传动轴缓慢转动,将配制好的修补剂涂敷于磨损处,操作时要尽量避免空气混入,并使涂敷的修补剂高出轴外径1~2mm留作加工余量(图二)。
②25℃固化8~12小时上车床加工至要求尺寸,切削参数推荐如下:
切削速度 0.2~0.5m/s 给进量 0.05~0.2mm/r
切削深度 粗车0.5~1mm
精车0.1~0.2mm 刀具材料 金刚石车刀、陶瓷车刀或碳化硼车刀
将轴加工到与最后的直径相差0.1mm以内时,应检查有无气孔或空隙,如果车削后表面有气孔,可在这些空隙或气孔处钻孔,清洗后在孔内注入较多的215耐磨修补剂,待其固化后再进行车削加工(图三)。
③用较细的水砂布进行打磨抛光(图四)。
④轴类零件必须待彻底固化后才能装配使,最好使用加温固化使其产生后固化以提高强度。
(2)模具成型法
①制作模具(图五),模具内表面喷涂脱模剂。
ⅰ 备两块钢(或铁、铝)板,长度(L)>磨损宽度,高度(H)>待修轴半径尺寸。
ⅱ 钢板用螺栓及定位销连接
ⅲ 钻孔、镗孔
孔径尺寸=待修轴径尺寸+脱模剂厚度
粗糙度Ra≤O.8
ⅳ 沿轴向或径向开出胶槽
②配制适量215耐磨修补剂涂于待修轴表面,以未磨损位为定位面,上模具并用螺栓拧紧(图六),在初固前除去溢出的多余修补剂。
③25℃时固化8~12小时,拆下模具,检查已成型表面,如果尺寸及表面质量达到要求,再进行后固化。如有缺胶点,再配些215耐磨修补剂补上即可(图七)。
④用细砂纸蘸水或油将涂层边角修磨整洁。